5月4日获悉,长江日报报道称,由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完成的“激光3D打印技术”顺利通过了湖北省科技厅成果鉴定。这套装备为目前世界上效率领先、打印零件尺寸最大的高精度金属零件激光3D打印装备。
据介绍,随着航空航天装备不断向轻量化、高可靠性方向发展,一些关键金属零件复杂程度慢慢的升高,使得我国现有制造技术面临难题,比如航空零件怎么来实现结构功能一体化、如何减重等。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的“激光3D打印技术”则能有效解决这些瓶颈难题。
据悉,金属零件的激光3D打印技术是各种3D打印技术中难度系数最大的。其中一种名为“基于自动铺粉的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技术(英文简称SLM)”,具有加工精度高、后续无需机械加工的特点,可以制造各种复杂精密金属零件,实现结构功能一体化、轻量化。但是,成形效率低、成形尺寸有限是该类技术的发展瓶颈。此前,我国在SLM技术领域与国际领先水平有很大的差距,大部分装备依赖进口。
据悉,该项目已有45种零件在20余种航天设备研制中得到应用,先后为航天发动机、运载火箭、卫星及导弹等装备中6种型号20余种产品做了样件研制。先后有多台SLM装备被航天科技集团三大总体研究院用于航天零件的研制与批产。除了航空航天领域外,SLM技术在精密机械、能源、电子、石油化学工业、交通运输等高端制造领域都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3D打印装备的突破,也有望再度给3D打印行业带来利好刺激。A股上市公司中,华工科技为当地涉足3D打印的企业,有望率先获益;另外,光韵达、大族激光、华中数控等3D打印行业龙头也需要我们来关注。(中国证券网)
一季度激光加工系列成套设备、光电器件产品、激光激光全息防伪产品的出售的收益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在意料之中。中小功率激光加工设施受益消费电子大年出现周期性增长符合预期。激光成套设备集成突破,公司跨入汽车产线改造门槛。“汽车制造中的高质高效激光焊接、切割关键工艺及成套装备”获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打破国外垄断,实现汽车制造领域中激光焊接、切割关键工艺及成套装备国产化。公司也实现从利润率较低的合作开发模式转型为激光集成解决方案供应商,正式对外出售汽车产线改造项目。由于该项目属于汽车主产线改造,单体价值较高(数千万级别),将带来丰厚业绩汇报,我们大家都认为这是促成一季度业绩高增长的根本原因之一。
对于一季度高增长的驱动,我们大家都认为在全年有望持续。车顶焊项目研发合作的众多车企形成未来潜在的服务对象;公司产品开价仅有国外的60%,同时技术、质量、服务不输于外国企业,成为国内内资、合资车厂的青睐则不足为奇;我国现有产线车顶焊工位的改造市场空间巨大,品牌效应逐渐显现之后将陆续斩获更多订单;业务技术壁垒高,共计自主研发57类126个品种激光焊接、切割高端装备与生产线项,形成地方和企业标准3项,未来一段时间内时将具备某些特定的程度的“垄断”力;公司使用的IPG大功率激光器有望由自制万瓦激光器替代,提升单位产品附加值。
公司五大业务板块:激光先进装备制造(华工激光),激光激光全息防伪(华工图像),光电器件(华工正源),传感器(华工高理),物联科技(华工赛百)并行推进。增发项目全力发展先进激光加工及激光智能工厂研发和产能投入、激光全息系列新产品落地贡献利润、以优势传感器产品切入物联网入口端及汽车电子领域,未来对接赛百大数据及云计算服务。看好公司充分的利用国家研究中心开发平台的技术优势,不断创造制造业新荣耀。我们预计公司2016-2018年EPS分别为0.25、0.36、0.49元
公司2015年全年实现主要经营业务收入2.26亿元,同比下降10.5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600万元,同比下降4.72%,EPS为0.19元,低于预期。
公司处于电子信息行业,业绩下滑的根本原因是智能手机市场已进入成熟期,最终用户需求下降导致整体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增速放缓。从具体细分业务种类来看,SMT类业务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同比上升13.85%;PCB类业务由于下游客户订单大幅度减少,公司销售额出现了大幅度地下跌,同比下降36.44%;LDS类业务的主要客户群体为韩国客户,受客户自身业务调整的影响,该业务也相应出现下滑,下滑比例达到44.87%。而公司的新兴业务3D打印业务目前仍处于市场开拓阶段,短期内业绩没办法得到释放,对公司整体业绩影响较小。
公司的3D打印业务已经在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正积极进入医疗领域。公司在2015年初成立了控股子公司上海光韵达数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9月推出了国内首家医学3D打印云平台,并和多家医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3D打印在医疗临床领域的创新应用。该平台将医学与工程学相结合,建立了“医学+3D打印+云服务平台”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已经实现了多个成功的案例。另外,公司还积极开展3D打印网上平台业务,并参股上海极臻三维设计有限公司,加强3D打印设计的合作。公司的3D打印业务正在全面布局,未来将成为公司业绩爆发的引擎。
3D打印业务在汽车医疗领域能否顺利拓展;LDS业务能否加速放量;传统下游电子领域能否平稳较快增长。
4月24日,大族激光公告《2016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82亿元,同比增长17.92%,实现归母净利1.15亿元,同比增长51.90%。同时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幅10%-40%。
公司一季度营收稳健增长,归母净利则加速飞跃,上半年增速预期符合我们之前的预期。我们大家都认为一季度净利润超越营收增速主要源自于小功率激光设备订单的放量,从公司几块业务来看小功率激光设备毛利率最高(40.2%),从消费电子大年的角度看,一季度采购激光加工设施是全年生产的起始。上半年业绩预告略低,不影响全年订单判断。
如前所说,大客户新机型设备采购及3C自动化水平提升将使得今年小功率激光及其自动化设备迎来丰收。同时,公司在动力锂电池焊接、高端消费电子加工、PCB切割、皮革切割等细分行业开拓,将保证小功率装备全年的持续爆发。大族激光作为行业龙头,将直接受益于全方位的3C自动化趋势。
公司激光器核心功能部件实现自制量产,光纤切割设备销量突破2500台,大功率光纤激光器将在激光切割、焊接、金属3D打印等领域实现对进口产品的替代。通过投资东莞骏卓、Aritex和赛维特,公司今年在汽车制造和航空航天领域将开辟新增长点,通过切入保时捷、奔驰等知名车厂核心部件焊接、组装制造装配线,中国商飞航空自动化等领域,全面导入大功率激光智能装备市场。此外,核心部件的自产还有助于未来特种光纤激光器在军工等有特殊领域的应用。
公司FMS激光切割柔性生产线及单机料库的智能化工厂打入多家汽车和机械装备生产,凸显智能化切割集成能力,由设备销售转型解决方案提供者。同时,公司持续加码机器人软体、功能单元的开发,战略层面借助两大机器人基金,外延发展预期足。未来可持续向消费电子、汽车、航空等领域导入自产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机器人、自动化集成等产品。另外,大族锐视工业级激光雷达的研发成功也使得公司成为激光雷达稀缺标的之一。
公司业绩确定性高,估值低,股价机遇充足,因此我们维持对公司的推荐评级,预计16-18年EPS为1.09、1.32、1.75元。
Q1净利下滑主要因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救助同比下滑56%、约800万,扣非后主业增长16%、为近5年来首次Q1扣非正增长;同时Q1营收同比增长36.5%,与去年同期-5%增速对比鲜明,主业改善趋势明显、扭亏拐点将至。
Q1毛利率同比提升3.1pct,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同比下行1.74pct/7.57pct,毛利率提升主要因3C数控系统放量致产品结构优化,管理费用率大幅下行因管理费用同比稳健、营收增长。
3C金属钻攻系统如期放量,3C玻璃机+汽车零部件用系统获突破,多元布局降低数控系统成长隐忧。
Q1营收36.5%高成长主要因3C金属钻攻数控系统放量出货约2000台,全年8000台预期不改;多元发展的考虑,公司顺应3C行业潜在的技术趋势Q1完成了华中8型玻璃机数控系统的样机开发、用户试用,同时与吉林通用达成高端数控系统、机器人的合作协议。
部分国家科技专项有望近期验收+3C系统最大的研发投入期已过,研发费用2016年有望回归至正常值。
2015年研发费用/营收高达27%,远高于十二五其他年份13%左右的水平,主要因3C系统投入+十二五末年科研项目验收临近加速投入。2016年Q1左右“华中标准型数控系统和专用数控系统开发及规模化推广应用”、“开放式高档数控系统、伺服装置和电机成套产品研究开发与综合验证”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有望验收,加之3C系统研发下行,全年研发费用下行可期。
锦明是成长潜力巨大的优秀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集成商,成功收购后打破目前资金、人力瓶颈有望贡献高业绩弹性。
锦明核心技术团队来自SEW、莱斯等,技术一流壁垒高,在锂电pack、食品分拣包装、白酒后道包装、集装箱物流自动化装车系统细分领域业务领先,2016-17年承诺扣非归母净利为2865万元、3715万元,预计未来有望50%+高成长贡献高业绩弹性。
考虑锦明,预测2016-18年公司备考归母净利为7497/10233/14309万元,EPS0.43/0.59/0.83元,对应PE50/37/26X,主业扭亏拐点将至(Q1扣非5年来首次正增长+全年研发有望同比下行)+锦明高成长预期差大,维持“买入”评级。